【改革开放40年】人水和谐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作者: 发布时间:2018-12-10
【改革开放40年】人水和谐 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江西水利人立足水利,秉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理念,通过优化水资源配置、加强水环境治理保护、实施水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制度建设等措施,促进人水和谐,实现可持续发展,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落实。江西省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由于降雨年际变化大,年内时空分布不均,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水多、水少、水脏”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显现,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1988年1月,《水法》颁布实施,水资源管理成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能工作之一。1991年以后,全省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实施取水许可、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排污总量控制等制度,加强水质水量监测和入河湖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完成全省水量分配和水(环境)功能区划工作,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全社会的水忧患意识、节水意识和水资源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全省用水效率大幅提升,流域水体质量持续改善。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分解下达全省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2020、2030),进一步健全了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控制指标体系;经省政府同意,出台《江西省“十三五”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工作方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用水方式转变;深入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编制完成《江西省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三五”规划》,制订出台《江西省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计划》;联合省环保厅、住建厅、农业厅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对重点入河排污口进行调查摸底,指导各地分类整治,并开展专项督查;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切实配合省政府做好省人大常委会对长江和柘林湖水资源保护专项评议及满意度测评工作,测评满意率达97.7%;严格计划用水和取用水管理,积极开展规划水资源论证,进一步强化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全省万元GDP用水量从2000年的1157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119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从252立方米降至2017年的75立方米。全省地表水质达标率由2015年的81.4%提升至2017年的88.5%,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15年的93.8%提升至2017年的99.1%,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保持在100%。